网站首页
 

新闻列表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创文活动

监利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可喜开局

发布时间:2019-10-29来源:

 

    监利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自挂牌运作以来,县委、县政府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启动得力,活动多样,策划新颖,精彩纷呈。特别是各乡镇各部门强化政治站位,精心组织部署,层层压实责任,扎实推进工作,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围绕“六讲六传”的实践内容和“6+X”的实践形式”开展。

     围绕“六讲六传”的实践内容

     1、讲理论、传思想。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宣传教育,增进人们对党的理论创新的理解和认同。运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既讲好“普通话”,又说好“地方话”。讲好“普通话”就是要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传递到位,不跑偏、不走样、不缩水。说好“地方话”,就是要“接地气”,要实事求是,贴近群众,理论联系实际,不教条、不僵化、不死板,找准切入点,把人拉进来,增强吸引力,把人留下来,触动共鸣点,让心住下来。

2、讲政策、传信念。一是集中宣讲与流动宣讲相结合,以举办讲座、展览展演、现场咨询服务等形式开展集中宣讲,以庭院会、堂屋会、板凳会和路边、河边、田边“三边”会等形式,开展流动宣讲;二是理论宣讲与文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好理论与政策来指导工作的落实,通过落实工作来检验宣讲成效;三是理论宣讲与文艺演出相结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一主题,结合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组织创作地方戏、流行歌、顺口溜等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四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统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建设,积极运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的资源,运用政府门户网站,运用“两微一端”等新技术新应用,运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党员远程教育等载体,注重发挥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传播功能,向群众推送学习内容,开展学习工作交流,着力探索建设上下联动、多载体传播的“长江云垄上农学院”等实践平台,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相映成辉。

    3.讲道德、传新风。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最美监利人”、“荆楚楷模”、“十星文明农户”、“十星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邻里”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让先进典型引领社会文明风尚,在全社会形成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同时经常性开展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做文明有礼监利人等主题教育活动。大力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破除封建迷信,狠刹婚丧喜庆活动大操大办、人情债、攀比炫富等不正之风,推进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让文明新风入人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4.讲文化、传文明。以监利县“红色革命老区”特色文化为载体,传承和弘扬革命传统、红色文化,传习革命故事、文学艺术、绘画书法、传统习俗等。以“全民读书月”为平台,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凝聚文化向心力,打造县域文化高地。

5.讲科学、传技能。实施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三农”人才培训提升工程,搭建科技咨询平台,广泛开展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宣讲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种植、养殖、加工技术以及卫生健康、环境保护、体育健身、食品安全等知识,满足不同群体的工作生活需要,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问题。

6.讲法治、传正气。组织法律专家、律师和法律志愿者开展“送法直通车”志愿服务活动,宣讲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干部群众学法、懂法、信法、守法、用法,增强法治观念,切实提高群众“一感两度两率”。

 

    探索“6+x”的实践形式

    ——“讲”,综合利用各种文明实践队伍,以讲堂、入户等方式,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有特色、接地气的面对面宣讲交流,通过讲理论、讲政策、讲文明、讲文化、讲道德、讲中国梦、讲法治、讲技能、讲监利精神等,提高人们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文化素养。

    ——“评”,结合“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最美监利人”、“荆楚楷模”、“十星文明农户”、“十星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邻里”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组织全县群众对社会上及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开展评议,举荐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褒奖善行义举,惩戒道德失范行为,推动移风易俗,引导群众在参与实践中提高道德素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帮”,结合“邻里守望”、“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孤寡老人”、“关爱贫困家庭”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采取上门拜访、恳谈交流、心理疏导、扶贫济困等方式,面对面、心连心,协调家庭邻里关系,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贫困家庭等,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情感心理等困难和问题,引导形成邻里互助、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社会风尚。

    ——“乐”,结合“文化惠民”工程,坚持“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大力推进菜单式公共文化服务配送平台建设,培育挖掘基层文化人才,扶持农村青年、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制作民间民俗工艺品,支持群众自办文化团体,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活跃繁荣基层文化生活。

    ——“庆”,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重点,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节日文化活动,引导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荆楚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倡导文明、健康、和谐的节日理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赛”,适时开展有关理论政策、法律常识、家风家教、科学技能、道德事迹、文艺作品、文化节目等方面的竞赛展示活动,让群众在一起比一比、赛一赛,起到比学赶超、共同提高的作用。

    ——“X”,本地本单位守正创新,独具特色的实践活动。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主办单位:中共荆州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单位:荆州新闻网 联系电话:0716-8465543 投稿邮箱:hbjzwmb@163.com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荆州市文明办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