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洪湖市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春季攻坚”行动。
洪湖市
(通讯员 陈珍)洪湖市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 共建美丽家园”主题文明实践活动,让少年儿童以“小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
孩子们在文明实践志愿者与家长的带领下,仔细地搜索着路面和绿化带,将废纸、烟头、果壳、塑料瓶等垃圾分类装入垃圾袋中。捡拾垃圾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体力与耐心,也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垃圾是最容易被忽视与遗漏的资源,但在家长与志愿者的协助下,孩子们发挥想象力,把被丢弃的蛋托、酸奶盖回收利用,做出了新的“工艺品”。此次变废为宝的手工经历不仅培养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也让他们意识到保护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以劳树德,以德润心。孩子们在家长的耐心指导下,有的将锅碗瓢盆洗得干干净净;有的包出一个个憨态可掬的饺子;有的细致地清洁家中的每一处角落……实践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各种实用的劳动技能,还养成了独立自主的良好习惯。
下一步,洪湖市将持续开展“小手拉大手”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以儿童带动家庭,以家庭辐射社区,以社区影响社会,引导更多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营造全民参与环境净化的良好氛围,为共同缔造美丽家园贡献文明力量。
沙口镇
(通讯员 李若男)为进一步巩固清洁家园行动工作成果,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洪湖沙口镇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以“全民动员、全员动手、全程监督、全面提升”为抓手, 以“全面清理三堆两垛、清障拆违、清渠洁岸、推进改厕”为重点,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于春节前后全面启动人居环境整治“春季攻坚”行动,迅速掀起人居环境整治新高潮,为乡村振兴擦亮底色。
坚持示范引领,作表率。自“春季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沙口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研究部署会议,聚焦重点难点,紧盯卫生死角,鼓足干劲,抓整改、抓提升。按照“社区+网格”体系,严格落实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包保责任,通过走街串巷、走村入户,对各类问题进行全面摸排,详细记录,确定整改措施以及责任时限;持续发挥村两委干部、党员以身作则,冲锋在前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承诺,带动周边农户在整治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充分调动四会两队等108个自治组织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坚持目标统一,绘蓝图。沙口镇上下团结一心、克难攻坚,锚定“两年见成效、五年大变化”的发展目标,围绕洪湖流域“三堆两垛”专项整治攻坚行动五个全面清理内容,聚焦四个重点环节,组织各方力量清理沿线畜禽粪便、柴草砖石垛以及春节期间产生的各类垃圾,拆除、修缮、加固破旧弃用的房屋,清除河道沟渠水草、地笼、网片等阻水设施;此外,持续推进亮点打造,因地制宜的开展“小三园”建设。截至目前,全镇已累计清理“三堆”50处,“两垛”33处,“三乱”36处共计119处,持续刷新乡村“颜值”。
坚持干群统一,聚合力。紧抓春节在外人员返乡契机,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青年志愿、巾帼志愿队伍,强化宣传,通过走访入户,亲自动手,动员农户主动搞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逐渐形成习惯;通过组织召开板凳会、场子会、党员干部大会等,用群众喜欢听,听得懂的话语宣传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和小三园打造的重要意义,在黄观线、峰瞿线等主线,村、镇交界等主要节点,拆乱搭乱建、清三堆两垛、建亮点三园,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整治、建设的热情和动力。截至目前,全镇已打造小菜园、小花园50余个,新建、新场、上新、红旗、永固、下新、刘桥、兴湖等村已见成效。
人居环境整治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下一步,洪湖市将以“春季攻坚”行动为契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龙口镇
(通讯员 卢丹)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主要领导调研洪湖流域综合治理相关指示精神,洪湖市龙口镇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执行、重落实,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以“123”示范整治为引领(1个和里片区、2条省道沿线、3个示范湾组),以点带面全面打响人居环境整治“春季攻坚战”。
吹响“集结号”。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人居环境整治“春季攻坚”行动部署会、动员会、推进会,传达市-镇两级人居环境整治会议精神,结合当前阶段“清洁家园”行动工作重点,抢抓春节人员返乡高峰节点,进一步健全“党委包村、机关干部包组、村组干部包片、党员先锋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通过制度约束倒逼责任上肩、行动落实。
发出“动员令”。动员全体机关干部深入包保片区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压,联合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对各村(社区)主街干道、背街小巷、房前屋后、河流沟渠等重要部位和关键节点,逐一开展拉网式巡查、地毯式搜索、起底式排查,全面摸清薄弱环节,因村制宜制定整改方案,建立“三张清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117条,逐项对照整改,严格对账销号,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更加务实有效。
打响“主战场”。结合该镇实际,紧盯重点,全域推进,积极探索整治的新思路、新路径,联合镇农办、城管、水利、交通等部门,组建工作专班,细化责任分工,聚焦S103省道日常管护、五星“小三园”建设、和里片区亮点打造、清渠洁岸、厕改、大气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一体化统筹推进“春季攻坚”行动,形成了村村响应、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累计发动党员群众500余人次,出动垃圾清运车200台次,清理沟渠5.5公里,清理三堆两垛三乱76处,农村人居环境和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架起“连心桥”。以人居环境整治“春季攻坚”行动为契机,利用微信公众号、鄂参与平台等载体,通过“会上讲、喇叭喊、线上推、入户访”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引导号召广大群众站“C位”,充分凝聚党员、保洁员、返乡人群、大学生等合力,动员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环境卫生、三堆两垛三乱情况,逐步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下一步,龙口镇将持续在整治提升上下功夫,在常态长效上抓落实,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和更严的作风,全面打赢人居环境整治“春季攻坚战”。
滨湖街道
(通讯员 李秀娟)为展示洪湖良好城市形象提升全体市民生活品质营造干净、整洁和谐、美丽的人居环境,目前洪湖市各乡镇区街道已全面启动人居环境整治“春季攻坚”行动。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为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几年来,洪湖市滨湖街道始终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作为重点工作持续发力。
走进滨湖街道滨斗湖村,村民屋后整齐的菜园映入眼帘,一块块菜地被打理得井井有条,鲜嫩的蔬菜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菜园周边用整齐的竹篱笆围起,既起到了防护作用,也和旁边的砖头小道相互呼应,共同勾勒出几分质朴的田园气息。但在改造前,这里还是一条下雨就溢的小水沟。
滨湖街道滨斗湖村村民龚德元说:“搞这个厕改、环境整治这一块,给我们村民和整个集体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后面这里以前就是一个沟,一下雨里面都有水,现在不论下好大的雨,就算有积水,也都及时地排走了。这些菜园,也给我们农户带来了方便,以前我们都跑到池边上去种菜,现在确实搞得非常好。”
近年来,滨斗湖村积极响应号召,全力投入到改善村庄环境的行动中。将村内原有的旱厕全部拆除,统一改建为小三格式无害化厕所。并在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上持续发力,通过广泛宣传,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来,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经过不懈努力,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房前屋后干净有序,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滨湖街道滨斗湖村党支部书记龚道礼说:“2023年11月以来,我们对本村的生活垃圾处理、人居环境整治,主要做了这两项工作:第一是将我们的污水处理,进行厕改,将所有旱厕全部拆除形成小三格,方便老百姓;第二是在尖刀班的坚强领导下,对农户门前实行了5600米长的环境整治,对白色垃圾、‘三堆’‘两垛’‘三乱’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下一步,我们要让本村的人居环境更干净、更宜居,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和满足感。”
与此同时,滨湖街道大口村、杨嘴村、三八湖村以厕所改造为突破口,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施工现场,施工区域被整齐地划分开来,各类材料有序堆放,工人们各司其职,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作业中,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
2024年以来,洪湖市滨湖街道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抓手,扎实推动乡村环境“里子”与“面子”同步提升。累计清理“三堆”“两垛”6534处,清理“三乱”2155处,拆除危房87个、旱厕543个。整治沿线公路约25公里,清理杂树杂草、垃圾累计30余吨,平整场地5000余平方米。对39条骨干河道沟渠开展“六清”行动,清理打捞拆除地笼、网片、迷魂阵3399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