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文街道的大街小巷,青春与奉献正碰撞出温暖的火花!当“雷锋精神”化为行动,沙市区的青年们以脚步为笔、热忱为墨,写下新时代“奉献”的答案——他们是为独居老人定格笑容的“时光记录者”,是把政策文件变成暖心语言的“青春翻译官”。这个春天,让我们追“锋”而行 ,“青”暖荆楚,走进崇文“追锋青年”的故事,看“青”力量如何让雷锋精神的种子,在基层治理的土壤里绽放出绚烂的花!各社区青年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如下:
一、凤台社区
刘玉贞,社区青年网格员,以青春热忱扎根基层服务一线。她整合网格管理与志愿服务,积极组织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助老志愿服务,建立独居老人关爱台账,常态化开展助老帮扶。针对特殊群体需求,她带领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坚持定期上门探访独居老人,贴心制作应急联系卡,及时解决老人生活难题。在养老认证集中期,主动又带领青年志愿者开展"移动服务站",为行动不便居民提供上门办理服务。日常工作中积极调解邻里纠纷,排查安全隐患,巡查网格区域500余户居民家庭,深受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用温暖笑容和务实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志愿者的担当。
二、惠工社区
陈琴,社区青年网格员,以脚步丈量民情、用青春温暖街巷。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投入社区工作,风雨无阻穿行在300余户居民楼栋间,及时收集了解居民“急难愁盼”,帮助群众解决烦恼、化解邻里矛盾、排查安全隐患。她还积极组织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凝聚青年力量为社区治理出谋划策,带领青年志愿者开展环境清洁、关爱老人、普法宣传等志愿活动,用青春智慧激活社区治理末梢神经,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志愿者扎根基层、服务民生的担当。
三、滨湖社区
陈彦宁,黄冈师范学院2023级学生,2005年出生,一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寒假期间,他主动请缨,担任“希望家园”志愿服务负责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带领4名志愿者,架起老师、学生、志愿者之间的沟通桥梁,确保寒假社区爱心托管班顺利开展。从采买托管班物资到布置场地,从协助居委会活动到社区服务岗执勤,他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寒风凛冽中,他坚守岗位,为社区保洁贡献力量;新春佳节里,他放弃与家人团聚,为社区居民送去温暖和欢乐。陈彦宁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志愿者的风采!
四、雷家垱社区
张莲琴,雷家垱社区青年网格员,用青春温度守护"夕阳红"。社区老旧楼栋间里总能发现她穿梭的身影,寒潮来临前,提醒独居吴奶奶记得关紧门窗,及时添衣;为行动不变周爷爷更换灯泡;她带领社区青年志愿者,开展"银龄守护"计划,定期开展"敲门行动"确保独居老人安全,帮助他们检查水电,解决生活难题,上门宣传反诈知识,守护老人“钱袋子”,累计开展代购药品、更换灯泡、协助高龄认证等服务210件。老人们说:"这丫头比亲闺女还上心",她用实际行动在青丝与白发间架起温暖桥梁,展现新时代青年志愿者的优良面貌。
五、公园社区
冯雪,公园社区青年社区工作者,用满腔的热血投入工作中。她始终秉持着“把居民当成自己的家人,把网格当成自己的家”的初心,用实际行动解决居民的生活难题。在她负责的网格里,针对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她把生活照料、亲情沟通、邻里调解等“规定动作”变成了日常化的“亲情服务”,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居民提供退休认证、高龄年审等上门服务,告知相关的惠民政策,体现了新时代年轻工作者为民服务的形象,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六、洪垸社区
张小丹,洪垸社区青年社区工作者,以青春热忱深耕民生服务一线。在工作中,她坚持做到腿勤、手勤、嘴勤,及时掌握辖区居民基本情况,收集群众困难诉求。主动为行动不便居民提供退休认证、高龄年审等上门服务,为他们提供买药,换灯泡等生活帮助。熟知各项惠民政策,积极帮助辖区内特殊困难群体申请政策补贴,用青春温度织就社区民生服务网,生动展现了新时代社区青年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民生的先锋形象。